首页 极速赛车一分钟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极速赛车一分钟 > 新闻动态 > 八阿哥的能力明明更强于雍正,为何康熙最终还是选择了雍正?

八阿哥的能力明明更强于雍正,为何康熙最终还是选择了雍正?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0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想必大家很多都是通过《雍正王朝》这部剧认识的八阿哥。在剧里,康熙帝快不行的时候,说起过老八胤禩,为啥没选他当太子,原因就是:

八弟胤禩老想模仿我,可哪哪都不像。我待人宽厚仁慈,他是拿宽厚来拉拢人心。我对手下已经够宽松了,他却比我还纵容他们。

换句话说,老八胤禩虽然有个“八贤王”的好名声,但实际上却在忙着拉拢人心。由于他对手下太过宽松,结果让自己缺乏决断力,也没那个胆子和决心去整顿官场,推动变革。

那么,历史上的老八胤禩,真的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没能当上皇帝的吗?

一、咱们换个说法聊聊这个:

老八胤禩心里头对皇位有了念头,说起来啊,这都是康熙帝给闹的!

老八胤禩原本跟皇位没啥关系,他出生时,皇位继承人已经定了太子哥。这太子哥对他也挺好,兄弟们也都服他,要是没啥变故,太子哥肯定会坐上皇位。

不光是这些兄弟们这么想,连太子胤礽也是这么想的,所以他一开始就很用心,尽力做好太子该干的每一件事。但问题是,皇上太长寿了,太子胤礽的宝座都快坐出青苔了,老爹还是一点没有要退位的意思。

所以,康熙皇帝心里也有点儿过意不去,毕竟他那时候是真的相信这个太子,打算以后把皇位传给他的。因为心里愧疚,康熙皇帝就总想着怎么弥补太子,比如顺着太子的意思,让他帮忙管国家大事,给他更多的权力等等。

但这样一来,太子的力量就壮大了,自然吸引了很多追随者。康熙帝看到后,心里又不痛快了。再加上有权有势的大臣索额图也站到了太子那边,康熙帝更是忧心忡忡,夜不能寐。他心烦意乱,就开始琢磨怎么平衡各方的势力。这样一来,其他阿哥的机会就到了,老爷子开始一个个地把他们安排到重要的职位上。

看着其他兄弟一个个被康熙皇帝提拔封爵,分享大权,太子心里很不是滋味,这一憋屈,精神就有点恍惚了。按现在的话来说,太子长期心里焦虑,很可能是得了焦虑症。

二、咱们换个说法聊聊这个:

太子心里一烦躁,就容易做出糊涂事,比如情绪不稳定,动不动就大发雷霆,骂起人来,而且对兄弟们也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,甚至变得特别冷淡。

太子脾气变坏后,老是对别人乱发脾气,没多久,他周围的人都憋了一肚子气。后来,这些受气包逮着皇上和太子一起外出巡视的机会,一块儿向康熙皇帝告状,还讲太子胤礽大半夜不睡觉,老往皇上帐篷那儿瞅。

康熙帝一听就火了,想到之前心爱的十八阿哥胤祄因病走了,自己哭得稀里哗啦的,可太子胤礽却跟没事人一样。又琢磨着,自己生病那会儿,太子也没露出啥担心样儿,甚至还听说他私下抱怨过呢。

古往今来,哪有做了四十年太子的人呀?

看来这小子就盼着老爸早点走,一生气,就把太子胤礽给废掉了。

太子胤礽被废后,康熙帝这可真是捅了大娄子。本来呢,大家对那个皇位都没啥指望了。可谁能想到,老爷子这一手玩得这么溜,还赢得了这么多人的心,剩下的那些皇子们,一个个都跃跃欲试,急着想上位呢。

有那么几位心痒痒想当皇帝的皇子,他们分别是大哥胤褆、三哥胤祉、四哥胤禛、八哥胤禩、九哥胤禟、十哥胤誐、十三弟胤祥、十四弟胤禵。再加上之前被废掉的太子胤礽,一共九位皇子都有能力争夺皇位,这事在历史上被叫做“九龙夺嫡”。

三、换种说法就是:三点要注意的是:

其实八阿哥胤禩还没搞清楚状况呢,大阿哥胤褆就急着冒头了。他是惠妃叶赫那拉氏生的,还是皇上的庶出长子。

其实大哥胤禔长得挺英俊,既会文又会武,从小就跟着康熙皇帝打仗,立下了好多大功。按老规矩,选太子都是“选大的不选小的,选正的不选偏的”,现在正牌的大哥被废掉了,那是不是就该轮到这位庶出的大哥了呢?

后来,康熙爷的一道旨意,让老大胤禔更加确信,自己马上就要当上新的太子了。那康熙爷到底下了道啥旨意呢?

就是让大哥胤褆去盯着太子胤礽。其实,在《雍正王朝》里康熙帝骂大哥是笨蛋,真没冤枉他。他以为父皇让他看守被废的太子胤礽,是想让他帮忙解决掉太子,毕竟康熙帝一向以仁慈出名。结果他开开心心地送上奏折,说要替父皇分忧,自己动手解决掉废太子胤礽,康熙帝一看就火了。

对啊,你还是个人吗?就连老虎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,而你作为哥哥,非但没有一点同情心,还雪上加霜,害得老爸好几天都没胃口吃饭。

老大胤禔见自己没希望了,就换了个方向,又递了份奏章上去。这份奏章啊,把咱们这篇文章的主角——老八胤禩给扯了出来。老大在奏章里特意提到了一个神奇的道士,名叫张明德,说他给老八胤禩看过相。

算命先生张明德曾给胤禩看过相,说他以后肯定会大富大贵。

没错,这就是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里那个编造出“八王大还是大王八”笑话的江湖术士,他的真实人物原型。

四、换个说法就是,这一部分咱们讲的是下面的内容。

其实大阿哥胤禔的心思挺直接的,他想着只要跟康熙皇上这么一说,皇上要么点头同意,要么就摇头不同意,那自己对能不能当上皇位继承人,心里不就有个数了嘛。

想必老八胤禩心里已经嘀咕了无数次:

感激有你,你让四季都充满了暖意……

就在这时,心里一直七上八下,生怕被惩罚的老三胤祉出面了。老三胤祉和太子胤礽关系铁得很,本来太子胤礽要是当上皇上,他肯定也跟着沾光,步步高升。但太子被废之后,其他皇子都嚷嚷着要收拾太子那一帮人,尤其是老大胤禔喊得最响,老三胤祉这就害怕了。

他这一害怕,忽然记起了一件事情,这事跟老大胤禔有关。胤禔曾经请了个蒙古喇嘛,搞了个神神秘秘的仪式。他心里琢磨,这老大肯定是做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儿,想要用邪术来害太子胤礽。

康熙帝原本是不相信他那套说辞的,心想咱们皇子可都是读过书的人,哪会轻易上当,但没想到一查之下,竟然还真找到了证据。

这下老三胤祉可乐呵了,他也是个既能文又能武的角色,康熙帝外出打猎时总爱让他跟着。现在太子胤礽垮了,老大胤禔也不行了,按辈分和资历来算,怎么也该轮到自己上位了吧?

哎,他正要笑出声呢,可康熙帝却突然开始琢磨起来,琢磨些什么呢?

他想,难怪太子胤礽行为那么奇怪,原来是被大哥胤禔给施了邪术啊。看来,朕是冤枉太子了,赶紧把朕的心肝宝贝儿子从“宗人府”接回来,重新立他为太子。

五、换种说法就是,这一部分咱们来聊聊下面这个话题。

康熙皇帝废掉太子胤礽又立起来,这一来二去,好几个皇子都被折腾得不轻,但他们那想争夺皇位的心思,是怎么也收不回来了。

大哥胤褆算是彻底完了,被永久关了起来,康熙帝出门时还不忘叮嘱要严加看管他。八弟胤禩也倒霉透顶,被康熙帝狠狠地骂了一顿,说他结党营私,想害太子。更绝的是,十四弟胤禵还跳出来,一个劲儿地保证八哥绝没干这事,把康熙帝气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……

老三胤祉也完了,老大在太子倒霉时还踩一脚,而老三也对老大做了同样的事。打那以后,他就完全放下了当皇帝的心思,一门心思扎进书海,专心研究起文学来了。

这时候,太子胤礽好像突然明白了过来,他觉得自己之所以被废,就是因为地位不够稳固,而且最大的拦路虎是自己的老爹康熙帝。于是,这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太子胤礽,竟然和步兵统领托合齐联手,玩起了像“锦衣卫”那样的把戏,甚至还动起了“逼老爸退位”的念头。

他可真傻,也不动动脑子,他老爸八岁就开始耍这种手段了,你怎么可能赢得了他?

在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里,太子胤礽自己也说,他斗不过老爸。但狗急跳墙嘛,没办法,他只能拼一把,说不定哪天就能咸鱼翻身了呢?

结果,太子胤礽还没来得及行动,康熙帝就先一步把他的念头给扼杀了,又一次把他给废了。

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黜之后,皇位争夺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动。这时,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就剩两个人了,一个是四阿哥胤禛,另一个就是八阿哥胤禩,其他的皇子都站边到他们两人之中了。

六、再来说一下这一点

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争抢皇位的方法大不一样,这也让人好奇,到最后皇位到底会跑到谁手里呢?

老四胤禛就像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里演的一样,一直都在藏着掖着,按邬思道的看法,他走的是不跟人争的路子。

不去争其实就是争,争抢反而像没争,只有做到真正不与人争斗,世上才没人能和他相争。

不过有一点很关键,就是康熙帝吩咐的事儿,不仅要完成,还得做得漂亮,做到位。因此,老四胤禛总是琢磨着怎么让康熙帝高兴,皇上爱啥他就弄啥。唯独不会做的就是,让康熙帝觉得他是在争皇位,这种事儿,老四可不会做。

跟那个自称“世间最逍遥”的老四胤禛不一样,老八胤禩可急眼了,他真是在拿“仁义”来拉拢人心。他的想法是用“仁义”来管理整个国家,而老四胤禛呢,他觉得应该用严厉的法律来治国,他们俩的思路差别可大了去了。

更关键的是,老八胤禩特别会处关系,连那四个辅政大臣,他都拉拢了三个。你想想,康熙帝一辈子都在忙活啥?

抓住鳌拜,平定三藩,攻打准格尔……这些都是为了消除那些可能威胁皇权的力量。可你呢,老八,反倒把他们给扶植起来了。要是你当了皇上,你打算怎么奖赏他们,是分点权力还是分点钱财呢?

七、换个说法就是,这一部分是讲……

要是老八胤禩真当上皇帝,他可就为难了,对这些支持他的人不好办。惩罚他们吧,会伤了根本;不惩罚吧,国家又要遭殃。

其实,老八胤禩没能当上皇帝的关键事儿,就是因为两只鸟死了,这事儿大伙儿都叫它“毙鹰事件”。

跟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里演的不一样,那两只死鹰不是老十四胤禵给康熙帝的,而是老八胤禩送的。那年,他陪着康熙帝去热河巡查,半道上赶上老八胤禩他娘的忌日,他就去祭拜了母亲。

当然,这种事也挺正常的,没什么不对,主要问题是,他并没有自己跑去跟康熙帝说这事儿,而是让一个太监去传话。另外,他还给康熙帝备了份礼,就是两只海东青,也就是老鹰啦。

重点是老八胤禩献给康熙帝的那两只鸟,到康熙帝手里时已经没气了。还好康熙帝身子骨还算健壮,要是再晚几年,估计得被气得不行。本来康熙帝就对老八胤禩有猜疑,这次又送死鸟,在他们女真族的文化里,这简直就是咒人死啊!

就算老八胤禩其实是被人陷害的,但这么重要的事情他都能疏忽,这显然是他没尽到责任。既然这样,又怎么能放心把国家交给他管理呢?

所以,康熙皇帝对着老八胤禩一顿臭骂:

她是个辛者库出来的低贱女子生的孩子,从小心眼多又狡猾。听了算命先生张明德的话后,就完全不顾做臣子的规矩,找人想要害死二阿哥,这事儿全国上下都知道了。

这就好像把以前的旧账和新仇一块儿算了,接着康熙帝就声明,他和老八胤禩之间的父子情分彻底没了。

八、换种说法就是,这一部分的内容,咱们得用更简单的话来理解,意思还是一样的,字数也差不多。

很多人认为,老八胤禩没能当上皇帝,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不好,不合乎那些老规矩。

其实不是这样的,如果真的是那样,老八胤禩也不会千方百计地去争抢皇位,毕竟一个人的出身,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。

而且康熙帝那会儿正在火头上,说他出身不好,话赶话就说了些狠的。再说,康熙帝也不是光冲老八胤禩发火,他还骂过太子胤礽,说他害死了亲妈,也骂过老十三胤祥,说他既不忠也不孝呢。

这其实是康熙帝实在没别的办法了,才不得已拿他的出身来说事,这也挺正常的。

当然,他“八贤王”的名号可不是随便说说的,后来雍正帝要治他的罪,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,好不容易才凑齐了那么几条罪名。

当然,老八胤禩没能当上皇帝还有别的原因,就像二月河在另一本书《康熙大帝》里写的那样。康熙皇帝为传位给谁而苦恼时,方苞站了出来,说了这么一句话:

瞧瞧这皇孙!有了个好皇孙,大清至少能安稳三代,江山无忧啊!

结果,康熙皇帝看上了弘历,就打算把皇位给四儿子胤禛。不过,这只是小说里的说法,乾隆皇帝虽然也这么讲过,但不过是自己夸自己罢了。

不过,康熙帝说不定真会去看望皇孙,但目标不是四阿哥胤禛,而是八阿哥胤禩。为啥这么说呢?

九、换个说法就是,第九条内容是这样的。

没想到,大家心里那个“八贤王”,居然只有一个宝贝儿子,而且这儿子还是他快三十岁时,专门娶了个小妾才生下来的。

老四胤禛一共有10个儿子,不过只有4个平安长到了成年。康熙帝呢,他有35个儿子,但其中有11个在成年前就夭折了。

要是你是康熙皇帝,看到老八胤禩结婚十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独生子,心里头八成会嘀咕这娃到底是不是亲生的。在那个年月,小孩夭折的多,谁能保证这皇孙能顺顺利利长到大人呢?

这并不是说老八胤禩用情专一,只娶了一个媳妇,其实啊,他至少娶了五个媳妇,但只有两位给他生了孩子,一男一女。

换句话说,以前八阿哥胤禩在抢皇位时,全靠自己单打独斗。到了毙鹰事件那会儿,他唯一的儿子才六岁大,能不能长大成人都是个问题,除非康熙帝头脑发热,不然怎会选他当皇上。

要是你这方面不太行,咋能确保后代兴旺发达呢?你看康熙帝那么能生,显然他很在意这事儿。其实清朝为啥会完蛋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,到后来那几位皇帝,要么没孩子,要么就一个独苗,连挑挑拣拣的机会都没有,更别提像九子夺嫡那样的热闹场面了。

因此,就算老八胤禩在老百姓中很有人缘,可他后代不兴旺也是个大问题。还说什么千秋万代的传承,等到了下一代,说不定好处就被别人抢去了,康熙帝怎敢冒这样的风险呢?

就连他那个更爱美人胜过江山的、好像对当皇帝不太上心的老爹顺治帝,也都生了八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呢。

康熙晚年,好多皇子都想当皇帝,于是有了“九子夺嫡”的大戏。结果出乎意料,原本不被看好的四阿哥胤禛赢了,当上了皇帝,就是后来的雍正。在这场争斗里,八阿哥胤禩一直是大家眼中的热门人选,很关键,但他最后还是输了,不但没当上皇帝,还被雍正削了爵位,关起来直到死去。

要是没能生下儿子,那明熹宗朱由校当年干脆就别把皇位给朱由检了,直接给魏忠贤不就完了……

因此,老八胤禩之所以没能在争夺皇位中胜出,大概主要就是因为他孩子太少了!